<menuitem id="et8r3"><strong id="et8r3"></strong></menuitem>

<samp id="et8r3"><ins id="et8r3"><ruby id="et8r3"></ruby></ins></samp>
  1. <tbody id="et8r3"></tbody>
      <tbody id="et8r3"></tbody>
      <menuitem id="et8r3"></menuitem>

      水質檢測儀

      水質檢測儀品牌 水質檢測儀廠家 EN

      五部門發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報告

      發布時間:2020/4/17 16:21:34 來源:貫奧儀器儀表 作者:便攜式多參數水質分析儀器 閱讀次數:

        《“十三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實施以來,我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。這是近日生態環境部、國家發改委、水利部、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對《規劃》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后得出的結論。

        2016年11月,國務院印發《規劃》。根據《規劃》要求,要對《規劃》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。同時,評估考核結果要向國務院報告,向社會公布。

        《規劃》提出22項指標,其中,大氣指標的完成情況備受關注。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在近日發布的中期評估報告中指出,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,2018年,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79.3%,較2015年上升2.6個百分點;細顆粒物(PM2.5)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為43微克/立方米,較2015年下降24.6%。

        但是,評估報告也指出,部分約束性指標完成存在風險。對此,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指出,生態環境部已出臺措施確保約束性指標完成。

        主要指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

        《規劃》共提出包括9項約束性指標在內的22項指標。9項約束性指標包括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、細顆粒物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、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、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等。預期性指標主要包括地級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下降、近岸海域水質優良(一、二類)比例、濕地保有量、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積等。

        對于《規劃》提出的22指標完成情況,評估報告指出,從進展情況看,截至2018年底,22項主要指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,個別指標提前完成。

        藍天、碧水以及凈土保護戰也稱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,是生態環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。評估報告認為,以大氣、水、土壤等為主要標志,我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。

        評估報告指出,2018年,除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上升2.6個百分點外;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考核斷面中,Ⅰ—Ⅲ類斷面比例為71.0%,劣V類斷面比例為6.7%;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(一、二類)比例為74.6%,均達到或超過預期進度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、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兩項指標進展順利。

        同時,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。截至2018年底,全國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總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18.9%、13.1%、8.5%和8.9%,排放降幅均超過預期進度。

        就水環境質量,評估報告指出,截至2018年底,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發現的6251個環境問題中的6242個已經完成整改。

        近兩三年,黑臭水體整治也是水污染防治中的一項重點。評估報告指出,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》提出的2018年工作目標已基本實現。36個重點城市黑臭水體涉及的101個國控斷面中,Ⅰ—Ⅲ類水質比例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,劣Ⅴ類比例同比下降4.9個百分點。

        關于土壤污染防治,評估報告透露,已完成55.8萬個點位、69.8萬份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工作。28個省份初步建立污染地塊聯動監管機制。省會城市基本建立污染地塊名錄,212個地級城市建立并公開污染地塊名錄。

        “大氣十條”目標任務已完成

        五部門專門對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進行評估。評估結果顯示,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。

        2013年9月,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以下簡稱“大氣十條”)發布實施。“大氣十條”明確提出,到2017年,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%以上,優良天數逐年提高;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%、20%和15%左右,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

        “大氣十條”印發后,共出臺20余項實施配套政策。評估報告認為,“大氣十條”目標任務已經完成。同時,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《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(2018-2020年)》等一批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頂層設計的文件相繼印發。

        評估報告指出,為深化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機制,還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,建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,完善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;實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;開展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定點幫扶;加強“散亂污”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;有序推進“煤改電”“煤改氣”;重點地區大力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;指導重點區域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。

        圍繞大氣污染防治,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1436個國控城市空氣監測站;中央財政投入140多億元,實施“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”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和“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”等一批重點生態環保科技專項。

        評估報告透露,為強化監管力量,成立“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管理局”,提出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正案;完成京津冀、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區域戰略環評等。

        個別約束性指標完成面臨壓力

        在充分肯定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同時,評估報告也指出,全國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指標壓力仍然很大,少數地區劣Ⅴ類水體比例、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兩項指標改善程度不高,個別地區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指標未達到序時進度要求。

        從今年1月至2月環境質量狀況來看,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改善態勢,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,PM2.5濃度同比下降。但是,部分地區PM2.5濃度出現反彈,臭氧濃度有較大幅度上升。

        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透露,《規劃》中提出的9項約束性指標中,有7項已經提前完成,碳排放強度接近完成,但是優良天數比例這項約束性指標的完成還面臨較大風險和壓力。

        為確保完成優良天數比例等約束性指標,生態環境部將出臺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相關意見,同時,將制定《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攻堅行動工作方案》。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重中之重,生態環境部將強化精準治污,統籌PM2.5和臭氧、秋冬季和春夏季、重點區域和城市群地區的協同防治。

        據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將全面聚焦約束性指標的完成,針對重點區域的顆粒污染物仍處于高位,部分城市甚至不降反升等問題,將強化監督區域拓展到蘇皖魯豫等非重點區域。在緊盯PM2.5重要污染因子的同時,兼顧臭氧等其他因子。

        為確保《規劃》明確的約束性指標任務順利完成,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,將緊緊圍繞藍天保衛戰確立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,舉全國生態環境系統之力,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。

        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指出,在《規劃》實施的最后階段,圍繞“水氣土”三大攻堅戰,將深入推進落實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和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持續推進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力爭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。

      国产丰满老熟妇乱xxx1区